开除:离谱的新概念、奇怪的白皮书和失真的新闻报道
方流芳
(一)
5月31日,我和学生在校园散步,闲聊每年学位论文答辩季的老话题——抄袭、查抄、反查抄——我说:“抄袭部分占论文总字数10%以下,就能得到豁免,如果把这看成普世规则,到海外学习,一定会吃大亏。”话刚说完,学生用手机让我看一篇报道,标题是“去年8000名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,多因不诚实”[1],意在证实我的判断。可是,这一标题却让我对报道本身产生深度怀疑:如何获得美国大学掌握而又不能公开的学生私密信息?如何获得只有美国联邦教育部才能征集的信息,生成美国联邦教育部不可能生成的某一类全国性统计数字(即:按种族分类统计被大学开除的学生)?回家之后,读了厚仁白皮书(中文)[2],觉得可质疑、存疑的地方实在太多:
第一,厚仁白皮书自称留美中国学生“开除状况群体分析”,但美国大学不会向厚仁这样的商业公司提供学生信息;美国联邦法律禁止大学未经学生同意而向第三人披露学生信息,大学违反法律,可能构成侵犯学生隐私,面临学生起诉和政府处罚—失去从联邦政府获得财务资助的资格。[3]此外,教育机构将某一族群的学生摘出来,单独调查他们被开除的原因,若无令人信服的理由,可能构成种族歧视。
第二,厚仁自称的信息来源是无从核查的。厚仁声称:信息来自1657个求助的中国学生回复的1528份有效调查问卷。但是,究竟有多少中国学生向厚仁求助、厚仁发出的问卷得到多少回复、回复与白皮书的解读是否一致,这一切都是厚仁自己说了算,没有任何渠道核查信息真伪。用读者无从核查的客户信息作成一份向社会公开的调查报告,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取信于人的态度。
第三,厚仁公开客户信息,缺乏合法性基础。作为一个“专业应对(学生被学校)开除”的咨询机构,厚仁应当知道:它对客户负有受信任者义务——厚仁公司有义务为客户保密,非经客户个别书面授权不能公开任何客户信息,更不能把信息用于和客户服务无关的活动。从厚仁报告提供的隐去姓名的个案样本来看,每个样本都是未经学生允许而公开私密信息,如:厚仁报告披露东北大学一位学生在大三考试时查阅词典而被开除,尔后转到其他学校就读,这些信息足以让读者辨识当事人的身份。[4]
5月26日,落户匹茨堡的厚仁公司高调公布白皮书;5月28日,匹茨堡检察官对涉嫌考试造假的15名中国学生提出指控;5月29日,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强烈暗示两者的相关性。谁能相信这一切都是偶然巧合?在对客户最为不利的时间、公开对客户最为不利的调查报告,不管是否出于政治动机,都与厚仁公司对客户应有的诚信存在冲突。
第四,新闻报道是用离谱的白皮书编造了更为离谱的故事。在推出这份报告的同时,厚仁公司一名雇员向记者宣布:在2013、2014年,美国学校开除了8000名中国学生![5]然而,只要粗略看过厚仁白皮书,任何职业媒体人都不难发现两个事实:
其一,白皮书并没有提到8000名中国学生被开除,公司雇员信口爆出8000人被开除,既没有提供信息来源,也没有公布生成数据的统计或估算方法,与拆字算卦没有什么差别。
其二,厚仁报告声称,GPA不及格的中国学生构成了此次调查对象的大多数,而没有一个美国大学会因为GPA不及格而开除学生,报告名称“开除学生群体状况分析”与调查范围误差之大,几乎是擦肩而过——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份有关中国留美学生被“开除”原因分析的报告!
华尔街日报率先将这一传闻演绎为“美国学校开除8000名中国学生.....80.55%因为学术不诚实或学术表现不够格”[6],以此作为解读厚仁报告的主线;中文媒体“更上一层楼”,变成了“一年开除8000中国留美学生,多因学术不诚实”。只要有起码的审慎,如此不靠谱的故事根本不能吸引眼球;只要有最低限度的中立,根本不会有推波助澜的炒作。
(二)
5月31日、6月1日,我在“新浪微博”对厚仁报告提出了若干质疑,其中之一是:厚仁白皮书如何界定“开除”?报告作者陈先生答曰:“美国的开除”包括:试读察看(probation),离校休学(suspension), 除名(dismissal)和开除(expulsion)四种情况[7],这样的回答来自一个自称在美国“专业应对开除”的咨询公司的代表,简直让人目瞪口呆。
陈先生想表达的意思是,中文“开除”一词覆盖了他所说的那四个美国英语词汇的意义,如果这只是他的独家观点,没有必要理会;如果“专业应对开除”的厚仁为了吸引客户而创造一个开除新概念,这也没有大碍,但按照这样的概念去撰写白皮书,分析中国留美学生被“开除”的原因,这就是一个不能不澄清的误导。
中文“开除”和英文"expulsion"是意思恰巧完全一致、一一对应,都是指学生因过错而离校,永远不得重新注册,意思再清楚不过。
学术性“试读察看”的唯一原因就是平均考分(GPA)不及格:平均考分每学期更新一次,平均考分低于2.0意味着学生从可跟进状态进入落伍状态,该状态持续一段时间(一般为一个学期),学校就会要求学生退学离校。除学术性“试读察看”,有些大学规定有违纪性“试读察看”,主要是针对学生违反校纪的行为,这是远较开除为轻的惩戒。厚仁白皮书把“开除”的外延扩展到“试读察看”,这显然不是诚实的做法;而媒体又把GPA不及格(占57.56%)和学术不诚实(占22.98)捆绑在一起炒作,称“大部分被开除的学生是因为学术不诚实或GPA不及格”,这又是在升级误导,两者都是在突出和放大开除,但心思各有不同。
在“试读察看”期间,GPA总分和本学期GPA仍然低于2.0,学校会要求学生“离校休学”,一般不少于一个学期。在离校期间,学生不再被看成是“在校生”,但仍有可能申请复读。在有些大学,离校休学记录会在成绩单备注(如:普林斯顿大学)。当“suspension”作为一项违纪惩戒措施的时候,它的意思是“禁令”而未必包含离校的意思,如:禁止违纪学生在一定期间内进入餐厅、宿舍和校园[8]。
至于“除名”,学术原因除名与“离校休学”是一个意思,学生连续两学期GPA不及格,后果就是除名[9],而违纪除名则属于强制离校、经批准仍有可能回校复读的一种处分[10],在这种规则之下,“除名”显然不是开除。在个别大学,除名和开除是一个意思,如:俄亥俄州立大学规定了“除名”,就没有另行规定“开除”[11]。
厚仁白皮书把“试读察看”、“离校休学”、“除名”纳入“开除”进行统计,这是在自说自话地改造语词,发明一种全新的、独一无二的开除概念,可惜在中国和美国都不会找到一所承认这一新概念的大学。
厚仁白皮书发明“开除”新概念,华尔街日报记者明明注意到厚仁并未专门就开除进行调查[12],但还是给报道加上了“美国学校开除中国学生”的标题。这一切,与其说是调查、统计和报道,不如说截取和改写事实,拼凑一个自己期待发生的故事。
海内外新闻纷纷吃进“美国学校8000名中国留美学生”的故事,子虚乌有成为轰动新闻。从华尔街日报报道的跟帖来看,部分读者反应确实与故事编造者期待的效果高度一致——中国人靠作弊、欺诈出人头地,欺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,中国学生靠托福、SAT作弊混进美国高校,被抓住的那8000人,只是运气最不好的一小部分而已![13]
(三)
已往几年,中国留学生的形象发生了一些改变。本来,争取优秀中国学生是美国精英大学的共识,但中国学生本来不错的名声有时也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。2009年,中国学生首次参加经合组织(OECD)的中学生国际评估测试(PISA),一举包揽了全部项目的平均成绩第一名。消息公布之后,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“我们这一代再次面临人造卫星考验”的演讲,他说:50多年前,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惊醒了美国,美国增加教育投资作为回应,急起直追;现在,美国正面临着另一次类似的挑战,如果不重视教育,美国可能被其他国家超越[14]。一位美国教育部前官员在接受“纽约时报”采访时,说的更为直截了当,他说:“这让我想到了当年苏联的人造卫星。中国人为达目标而一往无前。现在上海做到的,10年后会有10个中国城市做到,20年后会有50个城市做到。”[15] 但是,外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的说法一定会在美国引起反感,而打破外国人优胜的神话又是一种美国传统(这也许是值得中国人学习的一种传统),许多人更愿意把中国学生的优点看成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一种专长,更希望发现中国人的应试能力背后的舞弊诡计。同样,中国留学生的“优越”在国内也引起了反感: “他们未必能从高考胜出,只是他们的父母能够付得起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学费,他们回国之后还能获得特殊待遇。”“优越”引起反感,“优越者”出问题能给许多人带来精神愉悦,媒体生产此类新闻消费品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其实,美国大学为了创收而多多益善地接纳中国学生,也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美国大学管理者深知:只有当中国学生离开美国,他们的学位才具有价值——中国学生不可能进入美国本地就业市场与美国人竞争——因此,放松学位授予标准可能产生的一切负面影响都不会发生在美国,而中国学生带来的经济收入、工作机会则是实实在在的。
与其他国家一样,中国高等教育确实存在学术诚信问题,中国留学生确实有可能把教育不足造成的问题带到海外,但是,这不等于把事情说得更坏就是一种政治正确,并不意味着无中生有地抹黑就能跳上一个道德制高点。
[1] “去年8000名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多因不诚实”,网易新闻,2015年5月28日,http://news.163.com/15/0528/01/AQLPR9VE00014Q4P.html。
[2] “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开除学生群体状况分析”,厚仁教育官方网站,2015年5月,http://www.wholeren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5/06/2015-WhitePaper_CN.pdf。
[3] 20 U.S.C. § 1232g
[4] 同注2,第42页。
[5] U.S. Schools Expelled 8,000 Chinese Students(美国学校开除8000中国学生),the Wall Street Journal, 2015年5月29日,
[6] 同前注。
[7] 参见:方流芳的新浪微博,2015年6月2日9时51分,http://weibo.com/fangliufang?from=feed&loc=nickname&is_search=1&key_word=厚仁。
[8] University of Delaware(德拉华大学),Student Guide to University Policies,(大学政策的学生指引) http://www.udel.edu/stuguide/14-15/sanctions.html.
[9] College of Art and Science of Indiana University(印第安纳州立大学), Academic Dismissal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(学术除名常见问题), http://college.indiana.edu/recorder/DismissalFAQ.pdf
[10]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(芝加哥大学), IV(A-7), Student Disciplinary Policy(学生纪律政策), http://www.uic.edu/depts/dos/docs/Student Disciplinary Policy.pdf.
[11]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(俄亥俄州立大学), Section 3335-23-17 (B), Code of Student Conduct(学生行为法典), http://trustees.osu.edu/rules/code-of-student-conduct/3335-23-17.html.
[12] “The company surveyed students about their U.S. study experience a year earlier but didn’t make any estimate for expulsions”(该公司(厚仁)调查了这些学生上一年在美学习的经历,但并没有就开除进行任何估算),同注5。
[13] 同注7,有关华尔街日报报道的读者评论摘译,2015年6月5日14:20-15:35的10条微博http://weibo.com/p/1005053180086671/home?is_search=0&visible=0&is_tag=0&profile_ftype=1&page=3#feedtop;同注5。
[14] President Obama in North Carolina: "Our Generation's Sputnik Moment is Now"(奥巴马总统在北卡罗来纳演讲), 白宫官网:http://www.whitehouse.gov/blog/ 2010/12/06
[15] SAM DILLON, Top Test Scores from Shanghai Stun Educators, New York Times, Dec. 7, 2010.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