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 如何写论文?
7.1 方:最后一个问题是怎么写论文,就是如何写论文,是否有写作训练?在中国这个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大问题。中国的大学本身没有写作训练课程,从大学到研究生都没有写作训练课程。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是在中小学培养起来的,而中小学培养起来的能力实际上是写命题作文。进入大学后,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在我看来其实是处于停滞状态。要求博士生、硕士生一定要写论文,困难是很大的。第二,中国的法律文献本身没有一个合理的引用格式。法律的编排没有一个合理的、法典化的编辑格式,我们一直在谈民法法典化,但对法律编撰的法典化缺乏基础性的了解,这和引用格式的短板是相互影响的。法律书籍和期刊的引用也都存在问题,这就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了不良影响,学生有时候会无所适从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此外,任何博士论文或者论文,原创性都是和批判思维结合在一起的。而中国的教育是要求学生找正确答案,在正确答案的思维之下是无法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的。在写一篇文论的时候,寻找恰当的主题,归纳出一个贯通全文的主线,形成一个逻辑结构,去统领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,文献回顾、方法论,这些实际上都是和前期的学术训练是有关的。实际上这不完全是论文指导老师能够胜任的,这些是学生进入项目之前就应该学会的,但是在中国都没有学过。实际上,在中国,法学生写博士论文写作就面临这样大的一个困难。
刚才,辛老师讲到,日本大学重在练手,不强求学生发表,你练手以后再怎么发表是你的事情,学校就是让你练手,这点非常重要。他们没有功利目标,更没有要求你一定要发表在什么刊物上。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。在我们这里,博士论文写作还有一点很不明确,论文的读者群应该是谁,写给谁看。如果仅仅写给导师一个人看,学生就会迎合导师的种种偏见。我们的论文最后的结论往往有很多立法建议,写给谁看?立法者会看吗?,论文写给谁看,回应谁关注的问题?如果只有导师一个人是读者,不是毫无意义,但意义相当有限。
1988年,我去杜克大学参加一个民法通则的研讨会,外方将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,在翻译过程中,双方有不少讨论,这时候才真正感觉到文化大革命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。文革造成的主要问题是一种交流的隔阂,我们在封闭状态下感到自足的一些知识,很难用一种恰当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,而不能与外人言的知识也就不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。因此,我想听听你们在国外,已经通过论文的和正在写论文的,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?辛老师从中国去日本时是没有学习过法律吧?
7.2 辛:是的。方老师,实际上在涉及到我们学生的写作这个问题的时候,除了您已经讲到的问题之外,我感觉咱们大学的教学开展方式也存在问题。我回国时感受最深的一点,那是99年,咱们学校基本上是讲授课,老师讲,学生听。我向教务处提出要开一个研讨课,遇到的问题是,我们的桌椅板凳都是固定的。最后我自己找,在端升楼和厚德楼交叉处有一个仓库,是用来堆放坏的桌椅的,是一个有活动的桌椅板凳的地方,把这个房间打扫下用作上研讨课的教室。
从训练学习能力的角度,我们应该改变现在的授课方式。当然,讲授课是必要的,但如果从训练学生的能力的角度,尤其是作为文科学生,你的科研能力是什么,就是写作能力或是在写作中表现出的能力,从这个角度来看,大学的授课方式必须改变。而且与我们刚才讲到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?研讨课报告就是老师手把手训练论文写作能力的过程,从文献检索,形成提纲,选择一个问题研究的切入点,资料的阅读、归纳、分析,最后到如何得出结论,老师都会来指导。这就是写论文的基本训练。在日本本科三年级的时候,就会根据你的兴趣,让你参加研讨课。研讨课不是像我们36个学时就结束了,而是持续两年。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。
写作能力培养是一个方面,另外一个方面,这个课能够调整学生在中学训练出的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,也就是通过条理、逻辑、分析、推理,来实现批判性思维。没有建立起来批判思维,要写论文,那真是困难。
7.3 方:每年五一长假期间,都会收到需要评阅的硕士论文、博士论文,最多的一次,我的桌上有30本论文,我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看,我怎么评价呢?说实在的,如果不是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,导师根本不会去多费口舌,通过就算了。对大多数学生来讲也是,只需要满足这一点就行了。所以我觉得,在中国如何来进行法学论文写作的训练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。我给学生做过几次法学论文写作的报告,但是这个也不是一次报告可以解决的问题,存在着补课的问题。所以我在中欧法学院的时候开设了英文论文写作、文献引用的课程,但我们没有时间去去检验教学质量,我不知道那些人讲的怎么样,能否达到一定的效果?不知道外教讲的法律写作(legal writing)和我们的论文写作有多大帮助?
7.4 郭:哈佛法学院的我们东亚法研究中心常常邀请一些功成名就的学者,但是你如果听他用英文做一次报告就会发现不行。所以,其实后来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培训项目,给所有愿意来参加的学者讲怎么样用英文做个报告。这个其实不好讲,后来我们就找了教育学院那边给大家讲。现在本科生、硕士生的论文我也会进行指导、评阅,每次我都会让他们去念刘南平的那篇文章。
大部分人可能读完之后会知道,哦,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。因为大部分人的题目和写作的模式还是教科书模式,结论也是建议的模式。我讲一下我自己吧。硕士的时候经常找方老师指导论文,也读了很多方老师的论文,虽然他没有直接像今天这样讲,但是他提到的一些问题,也看到他的文章和其他人的不一样,也会有些思考。到了那边完成了第一年的阅读之后,要寻找一个题目,要写,这个时候,其实更早一点,写研究计划的时候,论题的重要性就凸现了出来。如果想不清楚,那就写不清楚。如果写不清楚,就肯定无法入学的。所以SJD这个项目在那边没有专门的写作训练,当然的原因就是所有进入的人已经被检验过一次了。 SJD的研究建议如果没有写好,根本不可能进入。而写作的过程,就是我在念完一年的硕士之后,这一年非常紧张,后面的一年一边在阅读感兴趣的文献,另一边也确实是在准备研究建议的过程中更清楚,研究要怎么样做。所以其实时间宽裕一点,后面研究建议写完的时候,大概方向就会比较明确一点。当然后面写作的时候就会更加清楚。芝大有一本书叫做写作的艺术,the craft of research. 那本书虽然写的很简单,他们本科生其实都在读这样的一本书,写了很多我认为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非常简单、清晰的问题,在写作过程中也给自己一些训练。我会把翻过的一章“从毛病到问题”(from problem to question)发给自己的学生,。在生活中发现一个需要去思考的现象,把它转化为一个学术问题,再来找出一个可以论述这个问题的方式。一般指导某一个学生,会强调说你要做出学术贡献,就是我自己在大概努力尝试的一个方向。我觉得大的环境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,常常看到就是提案化的论文,严格看是没有论题的。刘南平写了这个东西之后帮助了许多人,包括我自己在内。但是其实也还是没有改变这个环境。大家还是要主动的去追求修正改变自己以前的看法。
7.5 方:德沃金曾经讲过,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个案去理解法律问题。法律问题必须是来自一个制度内的现象,用制度内的现象去引申出所谓的争议点,把争议点放到一个怎么样的语境下去解读,那这个就是一个艺术问题。比如,我今天早晨写一个关于希拉里的电邮门的微博,希拉里的电邮门和李文和的把机密信息带回家是一样的性质,都是违反保密数据的管理,都是所谓的不当处理机密信息(mishandle classified information) 。为什么李文和因为这件事情坐牢,而且他向检方承认这样做是错的,但他确实没有把这个东西卖给中国,而希拉里却能参加总统竞选?希拉里不仅是把保密信息放进私人邮箱,而且专门设置一个服务器,她还能够参加总统竞选。为什么?如果把讨论范围扩大一点,希拉里的电邮门事件对中国能够带来什么启发?中国有多少人都是在用私人的邮箱接收公务邮件,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现象。如果一个金融机构的雇员用私人邮箱接收商务邮件,会有什么影响?在面临诉讼时,如果要恢复一些有意或者无意删除的商务邮件,会增加多少诉讼成本?这些就是法律问题,就是可以进入论文的法律问题。从场景中发现问题,随着事情的连线而不断扩展场景,但是场景的扩展又不是东拉一块,西拉一块地放在一起,而是围绕着一个贯通论文的主旨。
中国文章就是两种情况,叙事和解读。叙事会有发现,而解读是更大的贡献,但是“策论”很难说有什么贡献。因为,一个社会从来都不是在竞争最好的对策,而是在竞争当下有可能被接受的、可行对策,而这是一个政治问题。比如,写一篇如何选官的文章,要怎么样、怎么样,还要怎么样,可以写一百条标准让人家比照,但是一点用都没有。
7.6 杨:方老师,关于答辩和打分我再补充一点。德国的打分和答辩机制非常特别。论文写成,正式提交学院之后,学院会找两个人来给你打分。同时进行,一个是导师,一个是所谓的二导。如果打分差距不大,比如一个打了a,一个打了b,那么就可以进入答辩程序。如果两个人差别很大,就会找第三个人来打分。如果通过以后,学院会把论文放到学院办公室里面两周,供学院所有的教授看,他们不仅看论文,而且看评语,看打分。如果你有意见的话,其他的导师可以书面提出意见。然后两周内算是公示期结束后,博士委员会会启动答辩程序。答辩程序一般是三个人,两个是你的导师,再加上另外一个人,这个人可能是校内的,也可能是校外的。他们是多数决而非全体一致。答辩的话有两种模式,一种是针对你的论文进行答辩,这个是刚刚有的。传统答辩模式是,你的论文先放在一边,答辩委员会给你一篇同领域的另外一题目,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准备,然后让你针对这个题目进行答辩,而不是答辩你的论文。
赵:这么做的合理性在哪里?
方:融会贯通,考察相似性,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的话,你是应该触类旁通。
赵:我在这里也想要补充一下,我当时到了香港,发现真的不会写论文。我的研究建议大概15-20页,老师看完摘要,看三行就不再往下看了,为什么呢?他说我一直在叙述,像教科书。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,是你的观点。比如就国家所有权,a教授说了什么,b教授说了什么,c教授说了什么,就没了,那么,你的观点呢,你自己的评论呢,最重要的一定是你自己的观点和论文主线联系起来。研究建议主要分成几个部分:背景、文献回顾、研究空白、法律问题、方法论(background,literal review, research gap, legal issue, methodology),我不知道该怎么写,就看之前师兄师姐的,把每一部分挪过来,每一部分都单独写。换句话说,我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零散的,没有主线。我不知道要先去看看这个背景是什么,研究到什么程度了,我要不要承认他的研究成果,我是不是在他的研究成果之上再推进。看到文献回顾之后就知道现在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样子了。然后再看你自己,你看到了研究成果,在此之上你才能看到空白,就能提出问题,有了问题之后,你才需要方法去分析问题,然后这就像水流一样,一直流下来。
方:今天的问答带来很多启发,谢谢各位。
0
推荐